股票配资网首页官网
9月10日,南方+从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获悉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中央社会工作部、中央网信办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公安部、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《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针对当今汽车行业非法牟利、夸大和虚假宣传、恶意诋毁攻击三大类网络乱象,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。
实际上,今年以来汽车不少负面话题“出圈”,例如智能驾驶测评是否规范的质疑,又如新车功能宣传时或夸大、或隐瞒等“文字游戏”侵犯消费者权益,尤其是夸大宣传带来安全性等系列讨论。这些事件不仅动摇着普通消费者的信任,更折射出汽车行业发展的一股浮躁之风。
企业疲于比拼声量流量,破坏正常的发展秩序,侵害消费者的权益,更可能会造成对中国汽车品牌的毁灭性伤害,这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相背离。这次空前明确、清晰的监管与整治态度,不仅是政策文件、行业规范上的补足优化,设立规则红线,更是对企业生存价值逻辑的纠正,对行业发展的护航。越是在换道超车、领跑全球的发展机遇面前,越是要注重“内功”,回到技术、产品、品牌、价值的根本上。
汽车需要这场“靶向”整治!
整治!
三大类乱象究竟是哪些?《通知》给出了清晰的陈述与概括。
非法牟利问题包括通过制作虚假图片、视频,捏造故事,炒作和散布涉车企负面话题,恶意解读汽车企业销量波动,攻击汽车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等,赚取网络流量,获取商业利益。利用自身话语权和影响力,以“新闻监督”“舆论监督”“科普”等名义,通过以商养测、以测养商、开展商测结合的虚假或不规范测评等方式,获取商业利益,甚至要挟汽车企业提供“保护费”。通过在汽车产品上市发布和汽车企业融资等重要节点,发布涉企虚假不实信息或负面信息,或在评论区带节奏等,胁迫企业开展商务合作。利用主板机、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,制造新型“网络水军”,产出虚假内容,制造虚假热度和趋势,规避平台监测,谋取非法利益。
恶意诋毁攻击问题包括以遏制、打压竞争对手为目的,诋毁攻击汽车企业或者汽车产品,抹黑企业声誉或者商品声誉,对企业进行恶意投诉。组织、操纵网络水军、“黑公关”“黑嘴”及“饭圈”粉丝,联动发布涉汽车企业及企业家的虚假、负面信息,煽动网民情绪,打“口水战”,恶意抹黑竞争对手。汽车企业高管利用自身影响力在网上“拉踩”引战。
夸大和虚假宣传问题包括对汽车、动力电池的性能、功能、质量、销售状况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,欺骗误导消费者。汽车企业操纵机构或评测类账号等搞虚假或不规范测评,引用、捏造虚假数据,选择性披露销售数据,巧立名目发布销量排行等各种榜单;借助展会、论坛等行业活动及网络营销宣传活动,制造、炒作话题,造成行业及社会不良影响。
深挖!
最近,比亚迪法务部公布了新一批诉讼结果。自媒体“龙猪-集车”及其相关账号因长期发布大量有关比亚迪的不实及侮辱诋毁信息,一审判决认定其构成侵权,判令被告:赔礼道歉、删除侵权言论,并赔偿比亚迪经济损失等共计201.87万元;二审维持原判。
其实,关于车圈网络环境车企一直在努力,光是“水军”“黑公关”问题,就有多名车企高管公开“叫苦”,车企的法务部也“活跃”提诉。包括比亚迪、蔚来、极氪在内的车企重金悬赏,公开征集相关线索。
但是,单单指望企业“自律”行不通。就在本月初,中国广告协会发文痛批当前汽车广告营销领域存在的种种乱象,呼吁汽车厂商在市场营销中再不能无序“自由放飞”,应树立责任营销意识,而广告制作和发布单位、视频生产和互联网平台等信息传播单位要加强内容核查,对于违法违规内容不予制作发布,已经上线的应立即下线,更不能推“流”助澜。
要彻底肃清这类乱象,为期3个月的纠错整治,不仅要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还要从根源上阻绝这背后的商业链条。《通知》强调,要组织企业自查、畅通举报渠道、建立快速处理渠道,还要深挖网络乱象背后的公关公司、营销公司等代理方团队及购买其服务的汽车企业,依法打击惩治。
更要形成合力,持续净化汽车行业网络舆论环境,让治理长期、长效。《通知》要求各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联动。网络平台企业要深入开展自查自纠,健全相关产品功能;行业协会要引导行业加强自律建设;汽车企业要深入开展自查,自觉抵制网络水军、“黑公关”“黑嘴”及“饭圈”粉丝等网络乱象。
来之不易!
9月9日,工信部相关负责人指出,我国新能源汽车2024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,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。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消费超过2万亿元。目前,我国纯电动乘用车整车平均续驶里程接近500公里(474公里),动力电池单体成本降低30%、寿命提升40%、充电速率提升3倍。充电桩、换电站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,新能源汽车让消费者更愿意购买、更方便使用。
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,也是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,产销量不断增长,技术迭代不断优化,产业链不断成熟完善。同时,新能源汽车加速走向国际市场,助力出口规模不断攀升。
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,今年1—7月,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23.2万辆和822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39.2%和38.5%,新能源汽车占新车总销量的45%。
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汽车市场主导力量,标志着我国电动化转型升级上升到稳定发展的态势,顺利完成第一阶段产业与市场结构调整,实现了从传统燃油汽车主导到新能源汽车引领的历史性跨越,不仅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可行经验,也为迈向汽车强国打下坚实基础。这样的成果来之不易!
“企业、产业的培育可谓千辛万苦,而非理性竞争毁掉一个企业,毁掉一个产业,可谓一夜之间,我们绝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。”工信部相关负责人的话语引起各方关注。
而当今汽车行业存在一些内卷式恶性竞争的“怪象”,威胁着企业生存环境,动摇着消费者的信任,更会带来价值逻辑的扭曲。中国汽车发展已经来到前所未有的新规模和新阶段,行业需要转型向上,需要创新驱动、价值引领,就更需要一个公平竞争、健康发展的行业生态,需要企业以长期主义实现发展目标,维护行业共同利益。
南方+记者 魏泓泉股票配资网首页官网
利鸿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